现场技术问题

技术社区Technical Community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 话:13713888282
E-mail:zhj@sz-csw.com
地 址:中国.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大道288号 华丰总部经济大厦C座3A12-13室

ESD认证介绍,ESD认证最新实施标准、ESD认证测试操作规范

        ESD认证简介

        在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问题日益凸显。ESD是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接触时引起的电荷转移现象,这种现象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频繁出现,可能对电子元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影响产品性能、可靠性与安全性。ESD认证作为一项关键质量管控手段,旨在通过权威标准评估企业的静电防护能力,助力企业构建有效防护体系,降低ESD风险,保障产品质量。

        ESD认证最新实施标准

        国际主流标准

        IEC61340系列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是全球ESD防护领域的重要参考。其中,IEC61340-5-1:2016规定了建立、实施和保持静电放电控制程序的通用要求,适用于生产、加工、装配、安装、包装、贴牌、服务、测试、检验、运输或其他处置静电放电敏感(ESDS)电气或电子部件、组件和设备的活动。该标准对静电防护工作区的设计、建设与管理提出详细要求,包括工作区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控制范围)、防静电设施(如工作台、地面、座椅的静电性能指标)、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等,确保静电防护工作的系统性与有效性。

        ANSI/ESDS20.20标准: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与美国静电放电协会联合发布,最新版本为ANSI/ESDS20.20-2014。此标准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针对静电放电防护控制体系提出特定要求。其涵盖工厂ESD体系建立的各个方面,如静电防护区域(EPA)的规划与建立、敏感器件包装要求、生产各环节的静电防护处理、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内部审核制度的建立与检查、检测手段的规范等。对于电子元器件、芯片、电源及转换器、显示屏等制造商而言,该标准近乎成为进入知名品牌供应链的强制认证标准。

        IEC61000-4-2标准:作为电磁兼容系列标准中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标准,最新版本在静电放电试验方法、试验等级、试验布置及试验结果评定等方面给出详细规定。其明确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种试验模式下的关键参数,如放电电流波形(上升时间、峰值电流等)、放电电压等级(接触放电从±2kV到±8kV,空气放电从±2kV到±15kV等不同等级),要求受试设备在规定的静电放电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为各类电子设备的ESD抗扰度测试提供统一且权威的依据。

        国家与行业特定标准

        GB/T系列国家标准:我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如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其技术内容与IEC61000-4-2保持一致,在国内电子电气设备的ESD测试中广泛应用,确保国内产品在静电防护性能测试方面与国际接轨,满足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行业针对性标准:不同行业基于自身产品特性与使用环境,制定了特定的ESD标准。例如,汽车行业的ISO10605标准,针对汽车电气电子部件在装配、维修及正常使用中可能承受的静电放电情况,规定了详细的试验方法,包括部件和整车层面的试验要求,充分考虑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复杂电磁环境和静电产生场景;医疗行业标准则更侧重于静电放电对医疗设备安全性与准确性的影响,严格要求医疗设备在静电放电环境下不得出现误动作、数据错误等情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0.jpg

        ESD认证测试操作规范

        测试前准备

        样品选择与准备:依据测试标准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样品,样品应能真实反映批量生产产品的设计、材料和工艺。确保样品数量充足,满足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及重复测试需求。对样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外观缺陷、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并记录样品的型号、规格、生产批次等关键信息。

        测试设备校准与检查:使用经校准且在有效期内的测试设备,如静电放电发生器、表面电阻测试仪、电荷衰减测试仪等。在测试前,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查,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各项参数设置准确无误。例如,检查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电压精度、放电模式切换功能,表面电阻测试仪的测量范围与精度等,确保测试设备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为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测试环境设置:将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调节至标准规定范围,通常温度控制在(25±10)°C,相对湿度控制在20%-60%。清除测试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源,确保环境电磁兼容性良好。对测试场地进行清洁,避免灰尘、杂物等影响测试结果。若测试标准对测试环境有特殊要求,如特定的接地电阻值、屏蔽条件等,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置与检查。

        测试过程操作

        静电放电测试:按照标准规定的放电模式(接触放电或空气放电),选择合适的放电电极,将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准确放置在测试样品的指定测试点上。设置放电电压、放电次数、放电间隔时间等参数,如接触放电电压根据测试等级设置为±2kV、±4kV、±6kV、±8kV等,每个测试点正、负极性各放电10次,放电间隔至少1s。在放电过程中,密切观察测试样品的状态,记录是否出现功能异常、性能下降、故障报警等现象。

        电阻测试:使用表面电阻测试仪或体积电阻测试仪,对测试样品的防静电材料表面或整体电阻进行测量。根据材料类型和测试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电极与测试方法,如采用四电极法测量表面电阻。在样品表面均匀选取多个测试点,确保测试结果能全面反映材料的电阻特性。记录每个测试点的电阻测量值,并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偏差,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电阻范围。

        电荷衰减测试:利用电荷衰减测试仪,在测试样品表面施加一定电荷量,然后测量电荷随时间的衰减情况。记录初始电荷量、不同时间节点的电荷量,计算电荷衰减至规定比例所需的时间,与标准规定的电荷衰减时间进行对比,评估样品的电荷消散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测试后处理

        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汇总测试过程中记录的所有数据,包括测试样品信息、测试环境参数、测试设备参数、各项测试结果数据等。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根据测试标准的判定准则,判断测试样品是否通过测试。若测试结果存在异常数据,需仔细检查测试过程记录,分析异常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

        测试报告编制:根据测试数据与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试目的、测试依据标准、测试样品信息、测试环境条件、测试设备信息、测试过程描述、测试结果汇总、判定结论等。测试报告需准确、清晰、完整地反映测试情况,为ESD认证提供可靠依据。

        测试样品处置:对测试后的样品进行妥善处置,若样品仍可正常使用,可按照企业规定进行后续处理;若样品在测试过程中已损坏,需按照相关环保规定进行报废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对测试设备进行清洁、维护与校准,为下一次测试做好准备。

        ESD认证标准为企业静电防护提供明确方向,严格的测试操作规范是确保认证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企业应深入理解并遵循最新标准与规范,持续完善静电防护体系,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ESD认证介绍,ESD认证专项技术标准、ESD认证测试结果判定

微信
咨询
电话
13713888282
顶部